close

我們的重點不應該放在他是否加入我們的教派、
寺廟道場的大小、教團人數的多寡,
執著在這些表面外相上。
真正信仰修行的目的,
應是發慈悲之願力,照顧一切眾生,
使眾生明白真理,身心得到清淨自在,
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。

每個人所信仰的宗教派別各有不同,譬如:佛教、道教、天主教….等,各式各樣的教門都有所屬的支持者,甚至一戶家庭中的成員,每人的信仰都不一樣。在這種情形之下,自己難免對他人的派別產生偏見的想法,進而排斥、限制對方的信仰自由。假使家中的親人一個是佛教徒,另一個是基督徒,因為彼此的教義不同而生氣吵架,相處無法融洽平靜,那就失去信仰的真正意義。

信仰的真正目的在於改變自己的心,把原本不平靜的心轉為清淨自在,使功德充滿內心,如果所信仰宗教讓心中不能平靜,功德心漏失,那麼表示自己並沒有正信宗教,而是信仰自我的偏見執著。

有的人原本修持道教法門,過一段時間後可能皈依佛門,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批評別人為何要三心二意,改換宗教信仰,以自己的看法來評斷佛教或者是道教最好。其實這都是憑著個人的因緣變化而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,沒有誰對誰錯,依自己所需來選取不同的宗教派別,使心中充滿法喜、快樂,才是信仰宗教的最終目的。

然而,我們的修行程度未臻達功德圓滿、智慧俱足的時候,難免有時的觀念想法是不正確、不恰當,無法完善完美,所以智慧較高的人,應該包涵不懂的人,好比大地包容土壤;大海容納河川。因為大地有能力涵蓋沙土、丘壑,大海總匯小河、溪流、溝渠,如果只是土壤、河水,當然難以涵括承受一切,這是世間一定的道理。

杯子只有盛茶水的容量,但學佛的人,就要像虛空的廣闊無邊,能夠接納一切教門而不衝突。假如你的親人與你信仰不同的宗派,而自己是一位佛教徒,在這種情形之下,你就要將他們的宗教派別全部涵容起來,並且進一步幫助你的親人學習他們的宗教信仰,培養他們的善根。親人想要聽道教教門解說真理,如果我們有空,就可載他們去聽講道課程,關心他們道理聽的如何?能夠清楚明白嗎?

自古至今,萬教齊發,只要我們信仰宗教的出發點是為善、為得心性光明,雖然它只是方便法門,也是為了適應大眾不同的根器所需,但諸種教門的共同目標,就是契入實相,最終的真理大家是無二無別的。譬如:小孩的能力是就讀小學的程度,父親已經是博士學位,這位父親不會因此而教訓小孩,要求他跟父親學習就好了,為何還要去小學學校讀書呢?所以,無論父親程度再好,知道小孩的程度只能在小學學習,當然不會強迫小孩現在就要讀大學,考取博士。這時父親一定會耐心等待小孩的智慧成長,將來再與父親請教更深的學問道理。

當自己的智慧、功德到達更高深的程度,我們自然就能理解、包涵別人不懂之處,如果自己無法接受他人的無明,表示你的心量如同杯子一般,只有裝盛茶水的器量,這樣的肚量、功用,也只能給人當杯子泡口茶喝,無法再有其它更多的用處了!

所以不管他人信仰哪一種宗教,只要目的是向善、向光明,我們就應當鼓勵、讚歎他們從善的心。如果向善之心微弱,更應該主動關心照顧他們,加強他們的善德。能有如此的行為,便是在成全別人,幫助他能實修實行。我們的重點不應該放在他是否加入我們的教派、寺廟道場的大小、教團人數的多寡,執著在這些表面外相上。真正信仰修行的目的,應是發慈悲之願力,照顧一切眾生,使眾生明白真理,身心得到清淨自在,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。能夠了解這個道理,我們的心量則是無邊無涯,早就不侷限於任何一教,而是萬教教法都涵容在我們心中了!

佛法的智慧甚深如海,必需要有褔慧、根基深厚的人才能開啟龍宮,登堂入室,汲取法乳甘露。否則雖然掛名學佛,也只能淺嚐佛法中的千萬、億萬分之一而已。如同大家一同挖掘寶藏一樣,愈深愈能靠近寶藏,起初只能挖到沙子、石頭,在這過程中,有人挖了一百年、一千年,還是只能得到表淺的沙子、石頭,但有的人早已挖到鑽石、黃金,見到寶藏的真實面貌,歡心踴躍。如同一輩子都在學習英文,可是從來沒有與外國人交談,只是不斷自己閉門造車地研究,那麼等到有一天你真的與外國人交談,他們恐怕聽不懂你所講的英文。假使平日有實際跟外國人學習交談,就算沒有學的很好,但你的英文發音應該能夠及格了。

現今距離佛法的正法時期已經三千多年了,我們修行的品德、道行早已無法跟那時代做比較,如果不小心謹慎的修行,即使自己是佛教徒,也未必能學到真正的佛法,未必知道佛法的廬山真面目。當在說別人的教門是危險偏見時,也許自己才是旁門外道,如同說別人住的房子已經歪斜不正,卻看不到自身的房子也是如此,二者的智識半斤八兩,所以在批評別人時,一定要想想自己的實力程度、功德智慧,否則讓人貽笑大方、鬧出笑話還不自知。

真正的佛教,一定是肚量廣大,絕對不會時常在口邊述說「真理」、「道」是無形無相、平等無私的,可是實際上的表現卻是心量狹小、計較、偏執,限制別人的信仰自由,這是與真理違背,前後矛盾的想法、做法。那我們要以何種標準做為圭臬準繩呢?應當時時反省:我平時的待人接物是否能容納所有的人?可以像大地、大海、虛空接受承載一切萬事萬物嗎?更要期許自己的涵養、處事待人、行為舉動,一定要表現出修行者的雅量,拿出實質的修持證據,如此的身、口、意清淨修行,我們才可說自己是真正的佛教修行者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竹法明精舍 的頭像
    大竹法明精舍

    大竹法明精舍

    大竹法明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