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弟子請示:「經典常云:捨下諸欲,達到無我無欲的境界;但人是有需求的,不可能無欲。請問這樣的境界如何修持呢?」

典璧尼嘛仁波切慈示:

有情眾生生命的延續,必定需要食物來滋養色身。從日常的茶飯飲食,擴大到六根之感觸享樂,並延伸至未來的種種執取貪愛,這些都是每人心中所希求渴望的。

隨著科技發達與豐富的物質享受,人們應該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,心應當非常平靜安然,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,人在食欲方面,上至天空下至海中,吃遍美味佳肴,嗜啖嚐鮮無有滿足;在錢財方面,從年青到晚年,汲汲營營於爭取利益,從未曾想要停止歇息。故民間寺廟的樑上彩繪,常以四不足--「漢武為帝欲作仙,石崇巨富苦無錢;嫦娥照鏡嫌貌醜,彭袓焚香祝壽年」,這四句諺語來勸誡提醒我們應當少欲知足,身心才能自在。

一般人之所以妄動妄為、煩惱痛苦,就是不能安守本份,所求往往超越應得的數量,過份貪心的爭取,替自己增添無謂的麻煩,才導致身心無法得到平靜。其實,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物質早已足夠,只是欲求不斷,痛苦當然不斷;還有在使用諸種物品上,應當合理的需要,而不是收藏放置、多添枝節,但根本不需要用到。

佛陀時代,出家沙門托缽乞食,宣講佛法以取得在家人的供養,目的在於維持色身健康,延續佛法慧命,衣物用具儉約樸實,故能減少不必要的操心煩惱,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,淡化諸種世間的欲望,漸而感受悟入什麼是一心不亂、一塵不染、一絲不掛的境界,更不受諸種物質來障礙自性的清淨本體。反之,沒有次第的修持,靠著自以為是的世智辨聰,偏見執著於有無兩端,終將迷失、錯解真如實相。

有與無的道理,可比喻成倉庫,裡面可以放滿了許多物品,也可以淨空諸物,物品自然的來來去去,但空間不會受到障礙。而我們的清淨本體也是一樣來去自如,絲毫無有染著。眾生的倉庫就是從來不空,一定要放滿諸種物品,斤斤計較於得失,執取一切為快樂,所以難以證得清淨境界。

又譬如身體,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與它相處,理當照顧健全,但事實上大小病痛不曾間斷,試想連身體都難以保全,何況身外之物呢!雖然觀看、觸摸身體給人實在不變、溫熱的感覺,但應該深入理解色身如同火焰,是依緣而存在的,不可能永遠、無時間性的燃燒。

當我們看到有,就要想到無;看到光明,就知道黑暗。遷流變化,輪轉不停。眾生就是喜好擁有,難以接受空無,希望一切是永久不變,因而產生偏見執著,能明白此點,我們的內心才能平靜,進而達證無上境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竹法明精舍 的頭像
    大竹法明精舍

    大竹法明精舍

    大竹法明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